注册天羽RO下载中心
查看: 414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动漫中最受欢迎的美食大排行[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0#
 楼主| 寶貝不乖 发表于 2007-11-20 20: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NO 1 拉面

    拉面是品尝其面条和汤汁,汤头及面条的融合才是绝佳拉面的重头戏。
    无论是什么动漫里面,拉面总是最受欢迎的。像[火影忍者]里的鸣人,见到一乐拉面便不要命,还有红发樱木也是拉面爱好者。所以拉面以其物美价廉的优势,夺得了动漫美食第一的宝座!


    代表人物:鸣人、日日野、樱木花道、最游记四人


拉面的小常识:
拉面这种食物,其实当年是由中国流传到日本去的,事实上,在日本的三大面(乌龙,拉拉,荞麦)中,只有荞麦面勉强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传统面食,而中华料理中为人所熟知的拉面,正是现今日本拉面的原身。

在日本对拉面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西元一七零四年,一位名叫安积觉的历史学者在「舜水朱式谈绮」书中提到中华面,以及水户黄门曾经吃过类似乌龙面的面食。

就一般的认定,拉面的技术是在西元一九一二年时由日本人自中国引进到横滨。由於明治五年时日本和满清签订了「日清友好条约」,使得大批华侨迁徙定居在三大港口─横滨、神户和长崎,因此中国人聚居的地方便有了「中华街」的形成,而拉面的技术也就是从这些地区流传出去的。

最早的拉面店,是明治四十三年在东京浅草开张的「来来轩」,来来轩把日本的传统汤头─柴鱼、昆布高汤,混入猪骨或鸡骨熬制成的高汤中,而东京风味的酱油拉面,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现在的日本面食专卖店,一般都以自家独特的酱汁加入高汤稀释。这种店家也几乎都以酱油调味为多,少数以味噌或盐调味的只是为求变化,不会是店家的秘传招牌面。

不论是日式拉面或中华拉面,都是品尝其面条和汤汁,中华拉面保留了中国正统的汤面形式,以配料来展现其独特的味道,而日式拉面配料较少改变,一般都是以玉米、叉烧、海苔、笋干、蛋、豆芽、海鲜等为基楚再做变化,不过拉面本身并不会因为这些配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为汤头及面条的融合才是绝佳拉面的重头戏。

由於拉面在日本已有近九十年的历史,期间,为适应不同地区居民的口味,因此产生了各种变化,拉面的烹调技术及风味也分成多种流派。不过基本来说是分成了北、中、南三大区域。初期大部份的业者都是使用手推车,以流动摊贩的方式来经营;现今在上野、横滨等地区仍然可以找到这种挂有「拉面」片假名招牌布的流动拖车式的拉面摊。

在二次大战期间,日本的经济严重萧条,在生活物资异常缺乏,身上没有多少钱,但是又想吃美食的心态下,拉面和可乐饼这类简单、节省、好经营又美味的食物,渐渐的成为大家最常吃的料理,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料理。在日本闹区,一条街上往往同时有数家拉面店在做激烈的竞争,也因此使得拉面的口味日趋讲究,制作过程也渐渐的越来越精致繁复,再加上一些如电视冠军之类的热门电视节目推波助澜之下,吃拉面在日本几乎已成为了全民运动,目前全日本大概有二十万家以上的拉面店,在日本的横滨甚至还有以拉面为展览主题的博物馆(横滨市港北区横滨2-14-21),这所博物馆是拉面迷必去的朝圣地点,它是目前唯一对拉面资料收藏较为完整的主题博物馆,内容包罗万象,开幕以来参观人数已突破四百万人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11#
小格格001 发表于 2011-4-30 16:52:02 | 只看该作者
夏天注定是属于连衣裙的,衣裙飘飘的场景,是男人的眼福。一般来说,在夏天去约会时,连衣裙是最经典的搭配方案,当然更适合对自己香肩、锁骨比较满意的MM,这样的穿着性感、可爱两不误。依Q潮流女装推出各种连衣裙,是每个可爱女生的必备品











9#
kaman010 发表于 2009-1-8 12:06:21 | 只看该作者

三楼见解独特!有点意思

该贴见解独特!有点意思!圣荷stherb还有有更多的看点。
8#
绿蔷薇 发表于 2007-12-2 22:27:39 | 只看该作者
哇,饭团好可爱啊……不舍得吃……
7#
 楼主| 寶貝不乖 发表于 2007-11-20 20:27:07 | 只看该作者
NO 8 饭团

    饭团~~~饭团在动漫里也是随处可见的,是个比拉面还要平民的食品,所以几乎所有漫画人物都会吃。由于制作简便并且携带方便,所以饭团成了热血漫画必备口粮,还有少女漫画便当的必备食材~~~人气动漫SCHOOL RUMBLE(校园迷糊大王)中一大主流派系(是众多SR FANS支持主人公播磨拳儿与冢本八云一对的派系)两人初次相遇于天满家,八云给播磨做了饭团以此感谢播磨的帮忙,“饭团派”因此得名。

    代表人物:几乎所有人都吃过……

饭团小常识:
饭团又是一种源于日本的食物~饭团的做法是:
材料:米饭240公克,蛋黄末10公克,洋火腿末10公克,熟白芝麻3公克,熟黑芝麻10数粒,肉松5公克,海苔末2公克,鲑香松2公克,海苔香松2公克,竹签数支
做法:
1.饭分成8份,每份30公克,搓成圆形。
2.分别在饭团外面沾上蛋黄末、洋火腿末白芝麻或白芝麻中又拌入少许黑芝麻的芝麻、肉松、海苔末、鲑香松、海苔香松。

传统饭团
材料:米饭400公克,油条10公克,卤蛋半个,酸菜15公克,箩卜干10公克,肉松10公克,熟白芝麻2公克,耐热塑胶袋2个  
做法:  
1.耐热塑胶袋平放桌面上,放上200公克饭,铺成长方形,再放上炒熟的酸菜、卤蛋(切对半才放上)再加上一段回锅过的老油条,由两侧边向中间卷包起来即成饭团。
2.另一半的饭可包裹炒香的萝卜干、肉松、白芝麻及老油条,成另一种口味的饭团。
3.以竹签串起即成。
顺便提一下,在动漫《水果篮子》中,小透是饭团的代言人,并且在他们的学校还曾有过饭团会。
6#
 楼主| 寶貝不乖 发表于 2007-11-20 20:24:52 | 只看该作者
NO 7 火锅&中华料理

中华料理对日本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日式火锅也是中国火锅的衍生品,而且对日本人来说,吃顿中华料理无疑是改善伙食的一大方法,不过貌似在漫画里见到的中华料理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火锅、烧卖、包子、炒饭……顶多在有个青椒肉丝,然后大家就华丽丽的拜倒在餐桌前啦~~

代表人物:(貌似大家都爱吃,但是有个超搞笑的人)森林好小子里的卡内奇

火锅&中华料理小常识:
中国烹饪,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称中华食文化。世界三大菜系之一,深远的影响了影响了东亚地区。菜谱来源于中国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菜肴。中国菜的特点被总结为:色、香、味、意、形。被称为国菜五品。按烹饪特点分又可分为:选料、刀工、火候和调味四个方面。
中国菜主要有八大菜系,指: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
同时,也有四大菜系之说,通常指鲁菜、川菜、粤菜和淮扬菜。
无疑,中国美食做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对世界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包含中国的“美学、文学、哲学”,对理解中国文化。也有很大的意义。
商业: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中餐馆,许多华人以烹饪为生计。而且可见,中餐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烹饪:作为烹饪,中国菜对西餐也有着一些影响,不过当代的中国菜亦融合了西餐的特点,以适应世界各国的口味。
影响:中国菜对周边国家,如日本料理,韩国料理影响巨大。

关于火锅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 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 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重庆火锅早在左思的《三都赋》中有记录。可见其历史至少在1700年以上。

我国的火锅花色纷呈,百锅千味。著名的如广东的海鲜火锅,食而不腻,味美无穷;苏杭一带的菊花火锅,清香爽神,风味独特;云南的滇味火锅,鲜嫩香辣,饶有风味;湘西的狗肉火锅,享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之美誉;重庆的毛肚火锅,麻辣醇香,名扬天下;北京的羊肉涮锅风味别致,吊人胃口。此外,杭州的“三鲜火锅”、湖北的“野味火锅”、东北的“白肉火锅”、香港的“牛肉火锅”、上海的“什锦火锅”等,也风味别具,诱人馋涎,堪称为寒冬里的“席上春风”,为食客们所津津乐道。

日本锄烧火锅:主料有牛肉片、虾仁、鸡片、鱼片、猪瘦肉片、猪腰片等,配料有粉丝、菠菜、京菜、洋葱等。吃法通常是将平底锅烧热,待油烧热后倒入京菜、洋葱片拌炒至八成熟,然后把自己喜爱的各式主料放入锅中,边煎边吃。吃至一半,再加入鲜汤与调料煮沸,在鲜汤内涮主料食之。

朝鲜酸菜白膘肉火锅:用炭火加热,高汤为海鲜汤,其酸菜较为著名,白膘肉即五花肉,再配血肠、蛤蜊等,吃法较原始,但很解馋。

韩国石头火锅:锅底是辣椒油、辣椒粉,上面满盖肉片和肥鸡块,辛辣无比。

印尼咖喱火锅:作料是印尼本土产的咖喱、番叶、椰子粉及香料等,涮以鱼头、大虾、鸡肉、牛肉,锅底还以米粉浸汁,有尽吸原汁之雅趣。

瑞士奶酪火锅:将奶酪放在锅里,煮成液体状,再加入白酒和果酒,吃时用长叉将法式面包放进锅中的奶酪液里,待奶酪渗进面包后即食。


[ 本帖最后由 寶貝不乖 于 2007-11-20 20:29 编辑 ]
5#
 楼主| 寶貝不乖 发表于 2007-11-20 20:21:08 | 只看该作者
NO 6 汉堡包

    汉堡包是所有小孩子爱吃的东西,小新每次根爸爸去快餐店,都可以一口气吃掉两个。桃城和龙马也是汉堡爱好者,每次也会吃掉很多——所以不禁让我们有了疑问,难道日本的汉堡比中国的还要小?

    代表人物:蜡笔小新、桃城&龙马

汉堡小常识:
汉堡包,被称为西方五大快餐之一,如何起源的呢?
原始的汉堡包是剁碎的牛肉末和面做成的肉饼,故称牛肉饼。古代鞑靼人有生吃牛肉的习惯,随着鞑靼人的西迁,先传入巴尔干半岛,而后传到德意志,逐淅改生食为熟食。德国汉堡地区的人将其加以改进,将剁碎的牛肉泥揉在面粉中,摊成饼煎烤来吃,遂以地名而称为“汉堡肉饼”。1850年,德国移民将汉堡肉饼烹制技艺带到美国。1932年有人将这种油炸牛肉饼夹入表面撒有芝麻的小圆面包中作为主食或点心食用,后来花样翻新,逐渐与三明治合流,将牛肉饼夹在一剖为二的小面包当中,所以得名汉堡包,意为有汉堡牛肉饼的面包。

1980年代,随著美国的连锁速食店麦当劳在亚洲地区的推广,中文的汉堡包一词已经演化成为所有带有小圆面包做成的三明治的代称。

亚洲地区的汉堡包的做法和材料随著不同的地区而异: 一般一定会有切开的小圆面包,中间夹著各式各样的食材和酱料,除了最典型的牛绞肉肉饼,生菜,番茄片,洋葱和渍黄瓜之外,还有凤梨(菠萝),猪绞肉肉饼,海鲜等等不同的选择。而另一方面,汉堡包在亚洲以外的地区仍然是餐厅内标准的食谱之一。有不少亚洲人因为习惯了只在快餐店才可以吃到汉堡包,对于在餐厅内花十数美元来买一客汉堡包的行为会感到奇怪,因为他们会觉得不值得;但西方人则把它视作一般的菜色看待。

近年来,除夹传统的牛肉饼外,还在圆面包的第二层中涂以黄油、芥末、番茄酱、沙拉酱等,再夹入番茄片、洋葱、蔬菜、酸黄瓜等食物,就可以同时吃到主副食。这种食物食用方便、风味可口、营养全面,现在已经成为畅销世界的方便主食之一。但据许多了解国外食品行业的人士介绍,西方国家的汉堡食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像麦当劳、肯德基式的快餐连锁店售卖的现做现卖的热汉堡;另一种是冷冻的汉堡包,在食品店的冷冻柜中销售,由顾客买回家中微波加热后食用,像我们现在在超市、连锁店或小售货亭中所买到的带包装的汉堡包,可以说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汉堡食品。

做法原料:
鸡胸肉150克,汉堡胚子2个,鸡蛋2个,面包糠100克,葱姜末各1匙,盐1/2匙,料酒1匙,生菜、西红柿适量。
1.将鸡胸肉切块,用葱、姜末、精盐、料酒腌制。
2.将鸡蛋打散,用腌好的鸡柳裹上蛋汁,拍上面包糠压实后,用平底锅煎至熟透。
3.在汉堡胚子中夹入鸡柳、西红柿、生菜即可。
4#
 楼主| 寶貝不乖 发表于 2007-11-20 20:19:11 | 只看该作者
NO 5 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和意大利批萨一样,也是动漫人物偏爱的,只不过出现在日本动漫的几率远没有欧美动漫的大,不过每次看到以虐待主人为乐的加菲猫,狂吃意大利面的时候,真是会让人产生错觉:不会吃了也会变得像加菲一样胖吧!

    代表人物:加菲猫(意大利面)、忍者龟(意大利馅饼)、小新(天呐,还有这孩子不爱吃的东西吗?)

意大利面小常识:

意大利面,又称之为意粉,是西餐品种中国人最容易接受的。作为意大利面的法定原料,杜兰小麦是最硬质的小麦品种,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质、高筋度等特点,其制成的意大利面通体呈黄色,耐煮、口感好。所以,正宗的原料是意大利面具有上好口感的重要条件。除此之外,拌意大利面的酱也是比较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意大利面酱分为红酱(Tomato Sauce)、青酱(Pesto Sauce),白酱(Cream Sauce)和黑酱(Squid-Ink Sauce)。红酱是主要以蕃茄为主制成的酱汁,目前是见得最多的;青酱以罗勒、松子粒、橄榄油等制成的酱汁,其口味较为特殊与浓郁;白酱以无盐奶油为主制成的酱汁,主要用于焗面、千层面及海鲜类的意大利面;黑酱是以墨鱼汁所制成的酱汁,其主要佐于墨鱼等海鲜意大利面。 而意大利面用的面粉和我们中国做面用的面粉不同,它用的是一种“硬杜林小麦”,所以久煮不糊,这就是最大的区别。然后它的形状也不同,除了普通的直身粉外还有螺丝型的、弯管型的、蝴蝶型的、贝壳型的林林总总数百种。


道地的意大利面都很有咬劲,也就是煮得半生不熟,咬起来感觉有点硬的状态,对于习惯了阳春面的中国人而言,大都是吃不太习惯的啦~~重点在意大利面在以滚沸的汆烫时,一定要先加入一小匙的盐,份内约占水的1%,若少这个动作面条吃起来就只有外表有口味,而咬到里头时就会觉得没有味道,且很不好吃唷!当然,加入盐还也可以让面的质地更紧实有弹性,而且另一个撇步是——汆烫好后,若要让面条保有Q劲,千万别用过冷水这个方法,而是要拌少许橄榄油喔!同时若汆烫好的面没用完,也可拌好橄榄油让它稍微风干后拿去冷藏。

原料:
西红柿3个 洋葱半个 黄油10克  罗勒(可以不放) 黑胡椒 盐 糖 鸡精
意大利面  香菇  火腿  青椒(我家就这些余粮了)
做法:
1)在锅中用文火融化黄油后,开大火,放入洋葱碎,炒出香味后,倒入西红柿丁翻炒。
2)出汤后加入罗勒、黑胡椒、盐、少许糖和鸡精,不停搅拌,大火将汤收干成酱。
3)锅中倒入清水加热,待水开后放入少许盐,再按意大利面包装袋上的提示时间煮熟,过一下冷水,控干水份,在面中倒入少许食用油搅拌,以免沾粘。
4)起锅,倒入少许油,待油7分热的时候,放入香菇、火腿和青椒炒出香味后,倒入刚才炒好的西红柿酱和意大利面,在锅中搅拌翻炒均匀,面也就好啦。
3#
 楼主| 寶貝不乖 发表于 2007-11-20 20:17:39 | 只看该作者
NO 4 咖喱

    每次看到校园迷糊大王里面乌丸把咖喱看的比小满还重要的时候,就很想掐死那个河童一样的乌丸……哎呀~~当女人果然还是需要会做饭才行,所以也尝试着做这个几乎所有日剧所有动画里都会有人喜爱的咖喱吧!记住了,咖喱还是隔夜的好吃哦~~~

    代表人物:乌丸大陆、闪灵洛基、蓝蓝岛漂流记、野原新之助

咖喱小常识:
  “咖喱”一词来源于坦米尔语,是“许多的香料加在一起煮”的意思,据说咖喱的故乡在印度。

咖喱的种类很多,有红、青、黄、白之别;食用咖喱的国家很多,包括印度、斯里兰卡、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越南等。却不知道不同国家、不同咖喱到底有何不同。直到集合了被采访厨师的各种介绍,才理清个中端倪。

后来香料、咖喱等传入了以肉食为主的欧洲国家,贵族们都视如珍品,甚至有说为了方便输入更多香料所以大量造船,促进了航运的发展,干状的咖喱原料-不同的香料就是在那时期变得更加流行。因为船运需时,免令香料变坏便以干货形式输出,时至今日,香料粉末仍大行其道。随着时代进步,煮咖喱变得越来越方便,以往要晒干磨粉再混配、调味,现在固体的咖喱块甚至加热即可进食的包装咖喱已随处可见,咖喱已是一种方便不已的经济快捷又健康的食品。

咖喱饭的做法
材料:
肉:牛肉、猪肉、鸡肉均可,切成小块
菜:土豆——切块(小一些),胡萝卜——切丁,洋葱——切成小块
料:食用油,盐,咖喱粉
步骤:
1、锅里放油,炒肉
2、放菜到锅里跟肉一起炒,注意要多放点油,还要放适量的盐(也可先不放,等调入咖喱后若盐味不足再加盐)
3、菜有些熟了,加水漫过菜,小火煮
4、菜都熟透了,小火,将咖喱粉用少量冷水拌匀(咖喱粉的用量可根据自己的口味),然后倒入锅中搅匀。可一边尝味道,一边加入咖喱。
5、继续煮上5分钟。
6、米饭另做,浇上菜和汤
步骤如下:
1)把紧好的牛肉切2cm见方的块,也可以去超市买切好的,有点肥的或带筋的更好。(注:咖喱饭里放什么肉完全凭个人爱好,也可以放小排、放鸡翅,有骨头的才好呢)(同时闷一锅大米饭)
2)同时土豆切方块儿(块儿一定不要太大)、胡萝卜切圆块儿(打皮,块大点儿),元葱多量切粗丝。
3)在锅里放适量的油,用中火把牛肉放进去炒一下(要空干水,不然嘣的好厉害!),看到边儿发焦的时候取出。
4)用剩下的油把胡萝卜、元葱也炒一下,放入牛肉,加入水,水大概与菜平高。
5)用大火把盛有牛肉、元葱、胡萝卜的汤煮至沸腾。闭火,静置15分钟。
6)然后放入咖喱块,等它完全溶解后(大约10分钟),放入土豆,(适量加入一些椰浆会更加香浓)。
7)小火煮(大约15分钟),一边煮一边搅拌,口中不停的说:不要糊不要糊…不然会糊的:)
8)等到土豆熟了就可以吃了,注意:土豆一定要熟,另外一般来说不需要放任何调料了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咖喱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儿的调料,胃不太好的同学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另外米饭水不要少,不要硬。
2)如果是两个人吃的话,可考虑以下的配量:牛肉一斤(超市一盒装)、中土豆一个、大胡萝卜一个、洋葱半个、咖喱快儿半盒,米饭就看两口子的饭量了 :)
3)一顿吃不了可先存放冰箱,第二顿更好吃!不过第二顿热的时候要注意,凝固的咖喱汁要慢慢的化开,不停的搅拌,口中念念有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羽论坛--最初的回忆 ( 沪ICP备14004146号-1   百度 GG

GMT+8, 2024-6-17 22:45 , Processed in 0.19907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